端午節的由來
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。因仲夏登高,順陽在上,五月是仲夏,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之日,所以五月初五被稱爲端午節、天中節、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龍舟節、浴蘭節等。端午節起源於中國,最初爲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,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。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羅江自盡,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。
- 端午節的習俗1:賽龍舟
- 端午節的習俗2:喝雄黃
- 端午節的習俗3:掛艾草與菖蒲
- 端午節的習俗4:吃粽子
- 端午節的習俗5:繫五色絲線
- 端午節的習俗6:戴香包
